老槐树下的秘密:山村教师与留守儿童的十年之约
在云雾缭绕的青石村口,有棵三百年的老槐树。每到六月,槐花便像雪片般簌簌落下,树下总坐着个戴老花镜的女人,孩子们都唤她陈婆婆。
2013年夏天,刚大学毕业的苏明执意来到这个不通公路的山村支教。村委会把废弃的粮仓改成教室,第一天上课时,屋顶漏下的雨水正巧滴在讲台上。十二个孩子挤在三张长凳上,最小的阿朵够不着桌面,膝盖上还摊着哥哥用过的旧课本。
‘明天带你们看个秘密。’苏明在放学时突然宣布。次日清晨,孩子们跟着她来到老槐树下,只见树干上刻着歪歪扭扭的‘早’字。‘二十五年前,有个总迟到的小姑娘在这里罚站,后来她考上了师范。’苏明摸着树疤轻笑,‘现在轮到你们给自己刻记号了。’
阿朵踮脚刻下‘100分’,留守儿童小峰却把‘想妈妈’三个字藏在树皮褶皱里。那天之后,老槐树成了孩子们的‘心事信箱’,苏明每天都会在树根处发现用石子压着的纸条:‘老师,我爸打工的工厂爆炸了...’‘后山竹笋能卖钱吗?奶奶咳血了...’
2015年冬至,苏明在槐树下办起‘月光课堂’。她掏空积蓄买的投影仪架在树杈上,山风把《地球脉动》的解说词吹得断断续续,孩子们裹着棉被看得眼睛发亮。村民送来煨红薯和火盆,独居的陈婆婆突然翻开樟木箱:‘我教了四十年书,这些教案你们拿去。’
转折发生在2018年暴雨夜。山洪冲垮了村小后墙,苏明挨家挨户背出住校生时,老槐树被雷劈开半边。天亮后,她在焦黑的树洞里发现个生锈的铁盒,里面装着1988年的学生名单——整整三代青石村人,几乎都曾是陈婆婆的学生。
‘树没了,约定还在。’苏明带着孩子们用槐树残枝做黑板擦,碳化的树干成了自然课教具。谁也没注意到,阿朵悄悄把刻着‘100分’的树皮缝进了书包内层。
2023年高考放榜日,已经当上县中老师的阿朵带着录取通知书回到村里。新建的教室窗明几净,老槐树原先的位置上,十二棵小槐苗围成圆圈。苏明正教孩子们用陈婆婆的教案写毛笔字,白发苍苍的陈婆婆坐在苗圃中央,膝头摊着那本泛黄的1988年点名册。
暮色中,新栽的槐树苗突然飒飒作响,仿佛当年那棵老树在抖落满身的花。阿朵从包里取出那片珍藏十年的树皮,上面除了稚嫩的‘100分’,又多了行小字:‘长大后,我就成了你。’